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襄阳黄龙论坛

 找回密码
 中文注册
查看: 5569|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黄龙新闻] 黄龙镇文明祭祀出现新镜头

[复制链接]

1713

主题

1

好友

5931

积分

日志
0
帖子
1729
注册时间
2012-6-22
记录
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13-5-4 13:45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清明来临,祭祀已逝去的亲人,寄托深切哀思是中华民族的光荣传统。古老的放鞭烧纸的旧习俗却在革命老区襄阳襄州黄龙镇悄然发生了改变,一些文明祭祀的新镜头展现在我们面前,让我们为之感到高兴。
  镜头一:墓前两棵常青树。3月31日上午,周日。黄龙镇十字街往北约100米远的街道旁,几起卖常青树苗的和离其不远的几家鞭炮火纸经营点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卖常青树苗的被围的水泄不通,而鞭炮火纸等传统祭祀用品经营店前则是冷冷清清。一打听,购柏树等常青树苗的,是从外地或者襄阳回来的,也有本镇上的,都准备栽到已逝去的亲人墓前。购了两棵常青树苗,准备到亲人墓前祭祀的红光村人李先生告诉笔者:“现在从上到下都在提倡文明祭祀,我觉得也是,到亲人墓前放挂鞭烧点纸没什么意义,栽点树让亲人墓前一片绿我觉得挺好的。”卖常青树的老板则高兴地说:“今年这树俏呀,最近几个集,每次收入千把块不成问题,呵呵。”
  镜头二:一束鲜花寄哀思。3月30日,周六。笔者在市内做生意的好友杨先生和家人回来祭祀亲人时,却带回束鲜花。笔者感到有些意外,他可是有钱一族,每年清明回来拜祭亲人时,那叫风光,亲人坟前是鞭炮齐鸣,得花千把块呀。现在?看到我的疑惑,他告诉笔者:“那种老习俗得改下了,用束鲜花寄托对亲人的思念,既环保还节俭更文明,值得提倡呀。”
  镜头三:网上文明祭英烈。3月29日,黄龙镇中心学校校长宋孝江告诉笔者:“今年清明为加强中小学生爱国主义教育,学校在组织中小学生实地瞻仰先烈的同时,充分利用网络给学生们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并公布了中国文明网和央视网、中国未成年人网等网站“网上祭英烈”网址,介绍了在网上祭奠英烈,献花,寄语留言的方法。而且还结合该镇298位革命先烈的事迹开展网上祭祀活动”。
在本网BBS上发表言论,不代表本网立场,应当理性、文明,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中文注册

手机版|襄阳黄龙网 ( 京ICP备10218169号|京公网安备11010802013797  

GMT+8, 2024-6-1 18:18 , Processed in 0.253520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2.5

© 2001-2012 Comsenz Inc.

回顶部